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網站信息查詢,網址鏈接:https://www.jlau.edu.cn/;備案編號:吉ICP備10001377號-1;站點標簽:大學,農業,農大,吉林農大,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 />
備案類型:事業單位備案
備案編號:吉ICP備10001377號-1
備案主體:吉林農業大學
網站聯系人:吉林農業大學
網站聯系電話:0431-84532980
網站聯系郵箱:webmaster@jlau.edu.cn
網站聯系地址:吉林省長春市新城大街2888號
吉林農業大學坐落于吉林省省會長春市,是吉林省省屬重點大學,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A類),吉林省人民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合作共建大學,吉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工程院共建的“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吉林研究院”建設依托單位,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首批教育部、國家外專局“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省屬高校,全國就業典型經驗高校,首批50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和首批99所國家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吉林農業大學前身是中共中央東北局于1948年在黑龍江省創建的農業干部學校,1950年升格為黑龍江農業專科學校,1956年升格為北安農學院,開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農學院、長春畜牧獸醫大學、長春農學院籌備處合并成立長春農學院,周恩來總理親筆題寫校名。1959年,學校更名為吉林農業大學。經過7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現已成為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工、醫、文、管、法、教、經、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是國家和區域農業、農村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推廣服務基地。
學校設有21個學院,1個直屬教學部門和1個研究生院。是我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省屬院校中最早獲得博士學位授權的高校。擁有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部委級重點學科,13個省級特色高水平學科和2個吉林省“世界一流學科培育計劃”立項建設學科;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現有教職工1800余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6人,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項目)獲得者14人次,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8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7人,國務院特貼專家40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6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省政府參事3人,“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7人、講座教授5人,吉林省高級專家27人,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8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69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1個,***優秀教學團隊1個,***優秀教學團隊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吉林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黃大年式科研團隊”1個。2018年獲批“***專家服務基地”。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2663人,其中,本科生17757人,碩士研究生4280人,博士研究生537人,留學生89人。有在籍函授生5958人。現有73個本科專業,15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居省屬高校首位;7個***特色專業;2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15個省級特色高水平專業;13個省級特色專業;9個省級品牌專業;1個首批***現代產業學院、1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3個省級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各類實踐教學基地388個。擁有7門***一流本科課程;1門***課程思政示范課程;46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五類“金課”);3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3部教材獲評2020年全國農業教育優秀教材資助項目;7部教材獲批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十四五”規劃建設項目;7部教材獲批2021年吉林省教育廳省級重點教材立項建設項目;2001年和2007年在兩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評估中均獲得“優秀”;2016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2017年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實施跨專業門類大類招生與培養改革;2018年再次獲得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19年獲批吉林省人才培養改革示范高校(A類);學校深入推進以新農科建設為重點的“四新”建設,獲批教育部“四新”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8項,2021年,成立吉林省新農科長白山創新學院,成功承辦全國新農科建設工作推進會,打造新農科建設協同育人的“吉林模式”;2022年,獲批1個首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項目。多年來,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始終處于全省高校前列。
學校現有菌類作物優質高產抗病種質資源的挖掘、創制及應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食用菌新種質資源創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小麥和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人參新品種選育與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經濟菌物研究與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動物生產及產品質量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秸稈綜合利用與黑土地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代農業技術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國家作物種質資源長春觀測實驗站,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特性鑒定站等29個國家和部委級科研平臺,69個省級科研平臺。“十三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722項,科研經費達到11.09億元。獲國家科學技術獎3項,省部級獎勵118項,省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和質量連續多年位居省屬高校首位。主辦期刊《吉林農業大學學報》《經濟動物學報》《菌物研究》分別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與省農業農村廳聯合成立首家吉林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形成了以校地合作的“安圖模式”、校村合作的“民樂模式”、校企合作的“博瑞模式”、精準扶貧的“好田模式”、科技幫扶的“靖宇模式”和國際合作的“贊比亞模式”為標志的科技服務體系,累計創造技術增收180余億元,榮獲省政府首批科技成果轉化貢獻獎(單位)。學校李玉院士榮獲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并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接受***總書記頒獎。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后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意大利、俄羅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南非、贊比亞等國家和地區的93所院校、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是“‘一帶一路’南南合作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理事成員單位,中非綠色農業發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單位,代表國家援建的贊比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被譽為“南南合作典范”。與意大利卡麥利諾大學、美國西肯塔基大學聯合開展中外合作辦學,是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院校。作為中方實施主體大力開展中國政府、贊比亞政府、美國蓋茨基金會三方合作;在贊比亞大學建立“中贊學院”,開展境外辦學;是吉林省***所開展***援外培訓的省屬高校和***個開展國家“走出去”境外人力資源培訓單位。
學校占地1347公頃,其中,校園占地面積312.66公頃,教學、科研基地1034.34公頃,校園建筑面積47.2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2億元,圖書館紙質圖書178.44萬冊,電子圖書133.8萬種。學校與5A級風景名勝區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相毗鄰,校園規劃別致,景色怡人,素有“花園學校”之美譽。
建校以來,學校秉承“明德崇智 厚樸篤行”的校訓,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走出了一條“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特色辦學之路,培養和造就了包括吉林省省屬單位首位院士在內的15萬余優秀學子。學校黨委被評為吉林省高校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標兵,并作為全省高校系統***代表被評為吉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標兵。4個黨支部獲評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學校黨委被評為首批“全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學校成為吉林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2021年,學校黨委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新時代的吉林農業大學將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發展目標基礎上,堅持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持續增強綜合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為把學校建成國際知名高水平農業大學,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吉農新篇章努力奮斗!
(更新至2022年9月15日)
吉林農業大學(https://www.jlau.edu.cn/)已被三體網址大全收錄在網址百科信息庫中,所在分類目錄為”生活服務 > 大學 > 吉林“目錄,百科頁面地址:http://www.jbjqx.cn/siteinfo/1140.html。三體網址大全匯聚國內優秀網站大全,是提升網站外部鏈接流行度以及影響力的權威分類目錄及收錄提交入口,歡迎廣大優質網站提交收錄申請。
本站提供的網址信息“吉林農業大學”源自互聯網,在2022-10-19收錄時,該網頁上的內容均合規合法。三體網址大全遵守和尊重國家法律法規對著作權人和版權的保護,如該網站存在侵權內容和三體網址大全無關,三體網址大全會第一時間將含有違法信息和侵權內容的網站收錄頁面進行斷鏈以及徹底刪除處理。因為網址導航的特殊性,收錄的網站域名會有過期、刪除、重新注冊等情況,三體網址大全不聲明也不保證該鏈接的正確性和可靠性,請仔細考慮清楚后,再進行訪問,如有風險自行承擔。
大學/吉林
大學/吉林
大學/遼寧
大學/遼寧
大學/遼寧
大學/遼寧
大學/遼寧
大學/遼寧
大學/遼寧
大學/遼寧
大學/遼寧
大學/遼寧
大學/遼寧
大學/遼寧
大學/遼寧
大學/遼寧
提示:吉林農業大學信息由三體網址大全的用戶發布,其真實性及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三體網址大全僅引用以供用戶參考。詳情請閱讀三體網址大全免責條款。